-
-
-
-
-
-
类型关系
大约在公元前八世纪,即春秋时代早期,是铜鼓艺术的萌芽时期。
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,即万家坝型铜鼓(以云南楚雄市万家坝古墓群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)。其此型铜鼓由萌芽到趋于成熟,大约经历了三百年,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区,此外,在广西西部、越南西北部和泰国北部也有此型铜鼓发现,说明此期已有铜鼓开始向东、向南发展。넶11 2024-08-23 -
铜鼓之乡
铜鼓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特有的一种青铜器,有着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。它是用铜加少量的锡、铅合金铸造而成。它的基本形态是:体如圆墩,平面曲腰,中空无底,遍体花纹,两旁附耳。具体而言,铜鼓分鼓面和鼓身两部分,鼓身又分鼓胸、鼓腰、鼓足三段。鼓面和鼓身由平行弦线形成晕圈,晕间施以装饰花纹。部分铜鼓还有青蛙及其他立体装饰物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形成独特的铜鼓文化。
넶32 2024-08-23
-